来源:ZDNET 作者: Steven Vaughan-Nichols

当你想到大型主机时,可能会联想到旋转的磁带驱动器、大量的计算机卡片,以及只有文本、黑底绿字的 3270 终端。而 IBM 的最新大型主机 LinuxONE Emperor 5,可不是你爷爷那个年代的大型主机。
IBM LinuxONE Emperor 5 是其旗舰 LinuxONE 平台的第五代产品,旨在为企业关键任务工作负载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、成本效益和人工智能加速能力。该系统由新型 IBM Telum II 处理器驱动,将改变各组织在混合云时代使用 Linux、处理数据以及应用人工智能的方式。
Telum II 处理器是这台 21 世纪大型主机的核心。它采用三星 5 纳米制程技术制造,拥有 8 个运行频率为 5.5GHz 的高性能核心,片上缓存容量增加了 40%(虚拟三级缓存和四级缓存分别扩展到 360MB 和 2.88GB),还配备了一个专用的、下一代片上人工智能加速器,每秒运算能力高达 24 万亿次(TOPS),是其前代产品计算能力的四倍。
展望未来,对于需求极高的人工智能用户,这款新型大型主机还支持 IBM Spyre 加速器。它包含 32 个人工智能加速器核心,其架构与集成在 Telum II 芯片中的人工智能加速器类似。多个 IBM Spyre 加速器可通过 PCIe 接口连接到 IBM Z 和 IBM LinuxONE 的 I/O 子系统。预计 Spyre 加速器将于 2025 年第四季度开始发货。
当然,要让这一切发挥作用还需要软件支持。为 Telum II 优化的 IBM LinuxONE 更新版人工智能工具包,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,并简化了人工智能的部署流程。目前,LinuxONE 5 上的红帽 OpenShift AI 和 OpenShift 虚拟化技术预览版已推出,客户可以通过 OpenShift 容器平台上的统一界面,管理传统虚拟机和容器化工作负载。
IBM LinuxONE 5 还配备了针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形势而定制的先进安全功能。该平台扩展了 IBM 端到端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。例如,它具备机密计算功能。有了这项功能,即使数据在内存中,也会处于加密状态。它还采用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(NIST)标准化的后量子密码算法。
除此之外,它配备了先进的硬件安全模块,并支持机密容器,与红帽 OpenShift 容器平台集成,即使面临后量子时代可能出现的 “先收集、后解密” 攻击,也能确保敏感的人工智能模型和数据得到保护。与 IBM Vault Self-Managed 的集成,进一步加强了混合环境中的密钥管理。
IBM LinuxONE 5 注重运营效率,使各组织能够将多个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整合到单个高容量系统中。IBM 称,与基于 x86 架构的替代方案相比,这种整合在五年内可将总体拥有成本降低多达 44%。该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高达 99.999999% 的可用性,支持业务连续性并降低风险,同时满足数据密集型、人工智能驱动型企业的需求。
简而言之,正如 IBM Z 和 LinuxONE 首席产品官蒂娜・塔尔奎尼奥(Tina Tarquinio)所说:“通过此次发布,我们推出的这个平台不仅能应对当今的安全和效率挑战,还为下一波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做好了准备。”
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,LinuxOne Emperor 5 正如其名,将运行 Linux 系统。确切地说,是用于 LinuxOne 的红帽企业版 Linux(RHEL)系统。
本文转载自ZDNET,本文观点不代表雅典娜AI助手YadiannaAI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