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华夏时报消息,据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今年已经有超过150家央国企及其下属子公司组织开展了春季招聘活动,全国各地也举办了多场国企专项招聘会。在高校应届毕业生达1222万人的就业大考年,央国企正以产业升级为锚点,重塑人才争夺战的新规则。
从规模扩张到结构升级
随着2025年春季招聘季的到来,央国企再次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焦点。今年,央国企的春招不仅延续了往年的规模扩张趋势,更是在招聘结构上实现了全面升级,旨在吸引更多高素质、多元化的人才加入,共同推动国家经济的稳健发展。
记者在“国聘网”上看到,针对2025年毕业生,已经有超过150家央企以及下属子公司展开了招聘。其中,蒙牛、东方电气、国家电投、国药集团、中广核等企业也启动了春季校园招聘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央国企的招聘规模进一步扩大,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稳就业、促发展的号召,更是为了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。
在招聘结构上,央国企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的特点。一方面,针对传统行业的岗位需求,央国企继续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引进,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;另一方面,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,央国企对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激增,成为今年春招的新亮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联通、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,还将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招聘放在重要位置上。
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从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一场招聘会上了解到,参会的200余家重点企业中,涵盖高端制造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金融科技等20余个行业。国企央企占比57%,专精特新企业占比9.2%。这场双选会现场共吸引2000余名来自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参加。
此外,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,央国企在薪酬福利、职业发展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。许多企业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、完善的福利保障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,让求职者看到了在央国企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梦想的希望。